以前去北京玩,是因为一个朋友是北京的,在西安我们都叫他小北,一口京片子呱呱的。
在北京玩的时候,我住在他家,他父母都是老北京,因为我和小北很熟,在去他家之前,就给他说了,他们家怎么吃就怎么来,千万别特殊。
于是,我基本上享受了一些地道的北京家常饭,外出小吃略不计,因为网上一搜全来了,闻名不如见面,吃北京小吃,不如去当地尝,不过我重游北京的时候,因为变化太大,只去吃了碗灌肠和炒肝,味道不如以前,还好北京各地饭馆都有,饿不着陕西人。
闲话少叙,老北京爱吃的几个东西,略表一二。
拆骨肉
拆骨肉并不是排骨上的肉,而是在猪牛羊三种肉食动物身上取下来的骨头剔刮而成。
一般这些骨头上的肉不多,剔肉实属不易,但是小北家人,经常买带肉骨回来仔细剔肉。
剔骨肉里的脊椎骨,是上品,因为里脊是最好吃的一部分,去掉里脊之后,附在骨头上的肉则被称为佳肴。剔完肉,龙骨熬汤做馄饨或者是当火锅的锅底,涮羊肉吃。
腿骨则多取筋腱,及一些肉,虽然不如里脊细嫩,但腿部运动较多,比较劲道。
一大堆骨头剔完之后,也就能炒一碗左右。
小北他妈,炒剔骨肉一绝,如今还是两颊留香,没齿难忘……
做法是把肉用酱油、白糖、蒜瓣葱姜、五香粉加淀粉鸡蛋腌一阵入味,然后拍几根黄瓜,再加热油爆炒几个红椒、姜片、葱段、然后趁热下料,把黄瓜切薄片,下锅之后闷两分钟,滴几滴老陈醋即可。
这道菜我是百吃不厌,(其实也就吃了四五次)肉炒的很嫩,也有咬起来刺激口水的筋腱,黄瓜去腻,葱姜蒜入味,的确是下饭首选。
我在之后回家自己做过不少次,但只有其味,却无其神……嗟乎哉……
其实在小北家也常吃地道的炸酱面,但我原籍河北燕赵,炸酱面已经很正宗,就不谈了。
谈谈喝的茶吧。
您说那观音、龙井、碧螺、云雾……那是去茶馆喝的,要解渴去茶瘾,还得大众点。
全国爱喝茶的人主要也就是绿茶为主,但北京人爱喝茉莉花,恐怕在全国各地都不如北京人喝的多。
茉莉花茶虽然不贵,好点的也能消费的起,但有些人却不喝茉莉花,也不喝绿茶,喝什么呢?
喝末……
何谓末,看过《骆驼祥子》的人,应该记得老车夫那一段:沏壶末……
末,就是茶叶末,很碎的茶叶渣,啥茶都有,不贵,便宜,一般卖茶叶的都有末,把末收集起来,用茉莉花再熏熏,几块钱一斤。
北京人叫它高碎或者是高末,而且说里面啥茶叶都有。不过茶叶末最多过两边开水就淡然无味了。
一般的茶叶的头汤基本是不喝的,而刚沏的高末则不同,开水一下,香气四逸,浓郁的茶香花香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喝完,待到第二汤时,便比较清淡,再往就该换茶了,所以,高末不贵,但很不禁喝,爱好浓茶的人,在大茶缸能放一大把,夏天一日喝几两茶叶末的大有人在。
爱喝高末的人,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沏壶高的,用的壶过去是大茶缸,上面印着奖给‘先进劳动者’的大红字,现在用晾凉开水的玻璃壶,一般茶壶是绝对不行,挡不住茶叶渣子。
早起抓一小把茶叶末放杯子里,滚开的水往上一冲,一股茉莉花的茶香便扑鼻而来。盖上盖儿焖一会,吹掉上面的。趁热喝上一口啊,一股清爽便上来了,爽的亮一嗓子:我好比浅水的龙……
一壶高末下肚,浑身汗毛眼都是透的,出门吃俩火烧,喝碗老豆腐,神仙的生活。
在小北家,我对高末从不屑到喜欢,后来回西安后也喝了好久,但后来茶叶店难买,就罢了。
以前和玩动漫同人的朋友在一起,他们按照日式风格,照猫画虎的闹了日本茶道,按照小鬼子的方式,摆点羊羹、甘栗饼,一些日式小点心,然后把茶叶研磨成粉,冲成糊糊的茶叶糊,连水带末一起喝,喝的时候还要嘴里吸溜吸溜的啧啧叫……
有一个吃食跟末末茶一起吃的,我没有吃到,但听小北说,他从小吃了不少,现在是有钱买不到的东西。
是什么呢,说穿了,是最不值钱的点心渣……
过去食品店大都是国营的,为了减少损耗,会把像抽屉一样的盛点心木盒的点心渣扫拢来卖,不管大店小店,都不放过这个小生意。不过,也不是什么点心屑都可以归到点心渣的,它也有讲究,主要以酥皮的、硬皮类点心的渣得分开来卖,饼干也有渣,但饼干渣基本是和碎饼干一起卖。
小北还告诉我,他上小学的时候,早上冲点奶粉,把点心渣当麦片泡,一茶缸热乎乎的一吃,上一上午学,都不饿。
在那个时代,人较为朴实,没有太多的虚荣心,买点心渣的人一点也不觉得害臊或者是丢份。
离开北京之后,小北送我回西安,买了许多特产馈我,两人话别,只是再度进京,小北出国,他的父母因为北京房价太高,加以退休,便居住在怀柔了,因工作关系,未能再见,实为遗憾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