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广网珠海4月19日消息 被世界漫画强国日本尊称为“亚洲漫画至宝大师”的郑问,两年前来到珠海,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。这位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漫画相结合的台湾漫画家,“顺应潮流”进入动漫、网游领域,现在在金山西山居担任新游戏《月影传说》开发的美术指导。“珠海是个好地方,和台湾有几分相似,即使是3月份的返潮也让我感觉很熟悉。”14日下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,这位大师级漫画家一点不掩饰自己对珠海的喜爱。
走进金山西山居7楼,记者看到几十个青年人在电脑桌前专心工作。50多岁的郑问老师虽然鬓角泛白,但仍步履矫健地穿梭在这群朝气蓬勃的同事中间,显得很有活力。而走进工作室尽头郑问的办公室,记者更感受到其身上透着的俏皮气质。
整洁的办公台后面,这位漫画家在书架里放了整整一层的各式玩偶。“我每隔两三周,都会去拱北地下商场买玩偶,那里的玩具便宜,不时还能发现做工很细的精品呢!”他眼中的神色像个孩子。
郑问笔下的桃园三结义。
□聊初衷
用画笔追寻英雄主义
“我一直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、文化特别感兴趣。在我心目中,中国人的智慧在那500多年里绚丽地爆发出来。我对那个时代的智者、英雄特别崇拜。”这位醉心于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和挖掘历史的漫画家说,不论是以前画漫画,现在搞动漫和网络游戏,英雄主义在他的作品中都是重要的主题。
在这位大师的笔下,英雄主义表现得轰轰烈烈、天马行空。他说,自己不断用手中的画笔诠释历史上的英雄,也创造一个个新的英雄人物,“我想,漫画读者和游戏玩家也能通过我的作品,体会到这种英雄主义。”
“现代社会,还需要英雄主义吗?”面对这样的问题,郑问一点没有迟疑:“当然需要,我们一直需要英雄主义,只不过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同了而已。”郑问给记者讲了他朋友经历的一件事:这位朋友刚到美国时,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沿街翻看垃圾桶,见到一个垃圾桶上有一个汉堡包。那位乞丐打开纸包吃了几口,然后把剩下的部分重新包好,很小心地放回到垃圾桶的盖子上。朋友问这位乞丐为什么不把汉堡包吃完,这个贫苦的人说:“我已经吃饱了。放回去也许有更需要的人发现后,还能饱餐一顿。”“这位乞丐虽然处境令人同情,但他仍然胸怀着他人,关心别人的需要。在我看来,这就是英雄主义。”郑问回味着这个小故事,仍然感慨良多,“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胸怀这么普普通通的英雄主义。”
□谈创作
“画不惊人死不休”
网上流传着郑问会用牙刷作画的说法,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师14日向记者证实,自己不仅曾使用牙刷作画,棉花棒等很多奇怪的东西,也都可以成为他的画笔。“我年轻时就常有 ‘画不惊人死不休’的想法。有时候画到投入时,会觉得毛笔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情绪,于是就会用牙刷等作画笔,将当时的思想宣泄出来。”郑问说,他很看重自己的感受,“做什么事情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。”
将水墨和漫画成功结合起来,这是郑问获得国际肯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“接下来,我想做我一直以来最想做的那个游戏。”谈到自己的终极目标,郑问似乎不愿透露太多,但他说:“这个游戏里,一定要有情,要有丰富的情感。”“只有很诚恳,并且对要创造的东西满含情感,网游设计师才能创造一个足够广阔的世界。”郑问告诉记者,他一直以来的梦想,就是“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”。
□论“山寨”
“我关注山寨之后是什么”
记者:有些网友拿个别内地动画片与日本动画片作比较,发现其中有些画面几乎完全在模仿日本作品。您怎样看待内地的“山寨文化”?
郑问:“山寨”也有合理性。不论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还是一个人的成长,模仿是个必不可少的阶段。我刚开始学画时,有两年时间一直是临摹日本漫画。第三年开始,我就把日本漫画完全丢开了,因为我学会了怎样去画,我要画出自己的风格了。
所以,我更关注 “山寨”之后是什么?如果保护之下,本土动漫一直只停留在模仿上,没找到自己的方向,保护就没意义。
□赞特伟
“他创造无可争辩的经典”
记者:您看过内地的动漫吗?
郑问:现在的作品看的不多,因为觉得大部分还相对粗糙,没度过 “临摹”期。但过去较早的那些,如《牧笛》、《小蝌蚪找妈妈》,这些我非常喜欢。
记者:您说的这两部,作者都是珠海籍漫画家盛特伟先生。您认识他吗?
郑问(兴奋地):是吗?我不认识这位画家,但他的作品是无可争辩的经典!听说美国迪士尼的创作者们看到 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时,有些人甚至激动地哭了。他们虽然未必懂东方艺术,但他们知道这是好东西。
由于政治原因,台湾很晚才看到大陆的这些好东西。我也是上世纪80年代才买到盗版碟,和同学们看到之后,都激动得“哇哇”叫!
记者:那种画风是不是也符合您的追求?
郑问:是的,那些作品把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动漫技术结合得非常好。我也一直希望画那样的动漫。那时的中国动漫画家可能接触其它国家作品的机会比较少,那些动漫完全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,就特别纯正。本土的才是世界的。现在的画家接触的多了,完全用西方那一套去画,反而画不出中国的传统特色。
■人物小传
郑问1958年出生在台湾桃源乡。从小就喜欢漫画,并且悄悄模仿日本的画书练习作画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他的处女作《战士黑豹》得到连载,初步显示了他的才华。1989年,他受邀到日本发展。1991年,郑问的《东周英雄传》在日本讲谈社的《早晨》周刊上连载,受到热烈欢迎。讲谈社称他是亚洲的至宝、巨星。日本漫画家协会向他颁发了优秀奖,一个中国漫画家在日本获得这样的荣誉还是第一次。
郑问以独特的水墨技巧,结合了国画中的写意和素描的手法,使作品华丽动人、潇洒不羁。讲谈社一位负责人在谈到选择郑问的作品时说道,他们选择外国稿件的标准有两个,一是日本人喜欢的,二是日本人画不出来的,郑问的画正是兼备了这两点。
同事眼中的郑问是当之无愧的“亚洲画神”
“井上雄彦甘心当他的司机”
“郑老师很低调吧?”记者结束对郑问的采访后,他在西山居的一位同事问记者。他表情略带神秘,语气中充满对这位显赫的同事的敬佩,“他一定没有跟你说,《灌篮高手》的作者井上雄彦甘心当他的司机吧?”看到记者的吃惊表情,他继续娓娓道来:“我们同事常见他用各种奇怪的工具作画,我甚至曾看到他用打火机,在纸上燎了一圈,烧糊熏黑的一片就成了一幅画。动漫界都尊郑问老师为‘亚洲画神’。”